弥勒常识|唐武周时期洛阳龙门石窟中弥勒造像的特征及原因(二)

2024-04-09



传说弥勒佛的俗名为弥勒·阿逸多,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,在汉译经典中常被翻译为“慈氏”、阿逸多,意为无人能胜过他。



弥勒出身于古印度贵族,属婆罗门阶层,后来皈依佛门,被释迦牟尼指定为接班人,即未来佛,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者。他比释迦牟尼先离世,来到佛门净土“兜率天”为众说法,后来下生人间,接替释迦牟尼的位置。这也就是“上生”信仰和“下生”信仰。



印度本土的弥勒信仰大概形成于公元一二世纪,其出现和“三世佛”信仰的关系很密切。传说中的燃灯古佛为过去佛,释迦牟尼为现在佛,弥勒佛为未来佛。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,弥勒信仰在中国的传播中逐渐为世人所接受。



依据《弥勒上生经》经文,弥勒在成佛之前,本是人世间的普通人,因受到释迦牟尼的预记,以“一生补处”菩萨的身份上生兜率天,为众演说佛法,解救众生。


依据《弥勒下生经》经文,说弥勒菩萨功德圆满后,将由兜率天下转生到人世间,接替释迦牟尼佛的位置,由菩萨变为佛。“上生”信仰主要是流传于下层群众的精神寄托,人们需要有这样一位菩萨造福黎明,维护众生,它寄托着广大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
龙门石窟 奉先寺(图源:河南省人民政府)


唐武周时期的弥勒造像主要集中于洛阳龙门石窟,此时弥勒佛的特征以倚坐的弥勒佛为主,身着褒衣博带式服饰,面庞圆润,体现着女性的慈祥。


造像组合不同于前期对阿弥陀佛的崇拜,开始以弥勒像为主尊,且周围侍从的圣像和弟子数量也大为增加。



弥勒佛造像于佛教传入中原之初,有着鲜明的印度特色,在发展的过程中,不论是发型、面像、服饰等都迎合了中国本土宗教、风俗之特色,如服饰从上袒下裙变为褒衣博带式佛装,面像也渐渐以中国人为摹本,符合国人审美。


通过石窟中所遗留的造像题记,可判断当时造像的供养人不仅为上层阶级,普通官员、民众也纷纷参与进弥勒像的供奉中,此时的弥勒信仰在社会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。


万佛洞(图源:河南省人民政府)


万佛洞五百佛像的建造者皆为一般平民,建造的目的是为祈祷消灭苦难,远离尘世疾苦,这和弥勒信仰中的“上升信仰”相吻合,是弥勒信仰在当时世人中的传播。



在当时,僧人即民众对弥勒的信仰形成更多地是来自名僧。生活在唐代初年的玄奘大师是忠实的弥勒信仰者。


早在太宗时期,对于中印两国交流有创世之功的当属法师玄奘和外交使臣王玄策。



玄奘法师信仰弥勒,一生向往兜率天,弘扬弥勒净土;王玄策在太宗和高宗时,数次从西域取回弥勒图像,对于弥勒信仰的传播意义重大。



到武周时期,著名的龙门石窟的惠简洞弥勒像则是由当世高僧惠简主持修建,为高宗和武后建造。


引用文章:

康丹丹,马倩倩,缪甜——《唐武周时期洛阳龙门石窟中弥勒造像的特征及原因》